当前位置 > 顺发首页 > 股市动态 > 主力动向 > QFII > 真是估值洼地?港股持续大涨 南下资金都买了啥 定价权已被内资斩获?
真是估值洼地?港股持续大涨 南下资金都买了啥 定价权已被内资斩获?
2021年开年以来,即便疫情乌云笼罩,港股依然极度活跃,频频大幅上涨,个股方面更是涨势喜人。这其中南向资金功不可没。
1月20日,港股继续走高,恒生指数再涨逾300点,总成交额达到3002.76亿港元,南向资金合计成交总额866.7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额的29%。自开通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1.9万亿港元,巨量资金涌入香江,许多港股股票在南下资金的推动中,创历史新高。
资金对于机会的嗅觉最为灵敏。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对于港股如此盛景,不少内地投资者跃跃欲试,“你去开通一个港股账户,放点钱进去参与打新也行,总体来说收益还是可以的。比A股打新中签率高很多,而且港股很多好票,值得买。”小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怂恿不少朋友开户,加入到炒港股大军。
作为内地投资者买入港股的主渠道,港股通的规模持续攀升,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由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至目前的2.1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约4.4%。
港股持续大涨
内地投资者跃跃欲试
“我现在已经开通了大概10个港股账户,有7-8个账户主要是用来打新,剩下的就是个股操作。港股和美股都有炒,相比A股账户来说,收益要高出不少。”上班族小马向记者展示去年港股战绩。
小马幸运的在去年年初就押宝了美团、小米,以及蔚来和特斯拉这几只大牛股。
如果计算去年以来港股新股打新收益,的确如小马所说。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合计有159家公司赴港IPO,其中首日上涨的个股为95只,占比60%,首日破发的55只,占比34.6%。按照首日打新收益额计算,每手收益1万港元的有四只个股,分别为斯摩尔国际、明源云集团以及欧康维视生物以及沛嘉医疗。首日打新收益超过1000港元的有47只个股,而即便是破发最高亏损仅为2720港元。
以下为去年以来港股打新收益前20名个股名单:
打新收益的诱惑,不断创新高的新经济个股、互联网巨头中概股的密集回港,生物医药公司的扎堆赴港,这些A股的稀缺资源正不断驱动内地投资者配置港股。
老虎证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一周我们的开户量和咨询量出现暴增,能感受到很多客户来咨询目的比较明确,就是了解港股交易相关情况,我们的电话咨询吞吐量已经达到新高。另外目前负责开户的小组已经安排人手和加班才能完成当日申请和审核。从后台数据来看,最近一周港股交易人数以及交易规模也有明显增长,近期港股交易人数约为之前平均水平的2.3倍,交易规模约为此前平均水平的3倍。”
“截至去年10月底,季度新增入金客户同比2019年增长近7倍,开户客户数已经突破100万,客户资产总额109亿,同比增长188.1%,交易规模628亿,同比增长143.8%。因为最新数据涉及到年报披露信息,无法公布,但各方面数据不会表现太差。”上述人士称。
富途证券内部人士向记者称,近期开户数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2020年Q3净增有资产客户接近2019年全年净增客户数的2倍。华盛证券、耀才证券、辉立证券等均向记者反馈开户人数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且主要以内地投资者开户为主。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庞溟向记者称“2018年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额中的11.7%来自中国内地投资者,相比2016年大幅提高了3个百分点之多,其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从2016年的28%上升到2018年的55.7%。与香港本地投资者相比,中国内地投资者的活跃度和换手率更高,推高了港股市场尤其是新经济港股的交投。”
庞溟向记者分析,假设在未来的5年内,内地居民超过人民币90万亿元的存款总额中如能有1%用于增持港股,那么港股市场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录得人民币1500亿元至2500亿元的资金流入规模,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QFII、基金互认等方式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有望达到港股市场市值总额的15%以上,内地投资者交易额有望占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总额的25%以上。
“2022年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总额将达到41.9万亿港元(2019年为21.4万亿港元),2019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5%,香港股票现货市场成交额中的17%将来自内地投资者,相比2018年将提高5.3个百分点,内地投资者交易额2019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40%。”庞溟续指。
内地投资者跑步入市,加入炒港股大军或许只是资金南下的一个缩影和写照。另一面,主力资金正在通过港股通汹涌流入香江,配置全球资产。
两万亿南下资金潮涌香江
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沪深港通的开通为港股市场结构带来一些长期、深远的影响,近日港股市场多项数据一再被刷新。
事实上,由于最近两年港股市场估值更为便宜等原因,南下港股通资金一直都在“买买买”。
从2019年3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港股通资金已连续22个月净买入港股。
从年度买卖情况来看,2020年南下港股通净买入规模已然不菲,达到6721.25亿港元,创出年度历史新高,净买入额是此前次高峰的2017年的两倍多。
而日前南下资金的净买入更进一步提速。
1月20日,港股通再次净买入202.88亿元,这是港股通史上首次连续三个交易日净买入超过200亿港元。
数据显示,2021年元旦以后的13个交易日,南下港股通资金每日净买入港股规模均超过100亿港元,期间累计净买入已达2055.81亿港元,这一规模已超过此前历史上所有月份港股通净买入规模。
上述短短十多天的净规模也超过或已接近此前不少年份一年的净买入额。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9年,港股通净买入规模均为2400多亿港元,2018年净买入规模甚至不到1000亿港元。
上述数据变化背后,是以港股通为代表的内地资金对港股的大力扫货。
从内地资金占港股总成交额的比重上看,总体也在逐年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在互联互通机制建立初的头两年的多数时间,港股通成交占港股总成交的比重总体不足10%,彼时内地资金对港股的影响甚微。
2017年开始,港股通成交占港股总成交的比重逐渐稳步突破10%。
2019年以来,比重则开始频频突破20%。
而近几日内地资金的大举南下,显然将上述比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多次突破30%。
数据显示,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至目前的2.1万亿港元,约占港股总市值的4.4%。
内地南下资金占港股成交额比重的大幅提升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使得内资对港股标的定价权大幅提升。
(顺发小编:admin)
相关新闻更多新闻>>
- ·“小阳春”好温暖:这边外资爆买创纪录 那边三成私募要加仓!02-13
- ·1090只A股“入富”的财富效应 第一阶段100亿美元望流入06-04
- ·QFII新开A股账户环比增1倍04-10
- ·北向资金两日净买入175亿元 电子、机械成外资“新宠”04-16
- ·科技股冲高回落 北上资金持续加仓守10-07
-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逾百亿 机构认为外资中期流入趋势未变03-27
- ·光伏牛股猛然跌停 外资却逆市大抄底!这两大概念被突击扫货10-25
- ·QFII去年末新进英唐智控紫江企业02-09
- ·三季度北上资金青睐大基建 这些白马被抛弃10-23
- ·QFII现身35家公司 瑞贝卡等3家公司受机构热捧03-14
今日要闻更多>>
- ·巨丰投顾:大盘攻势放缓 科技股高位杀跌01-23
- ·和信投顾:短线人气表现低迷 抱团板块继续轮动01-23
- ·晨会精华:注意题材上的高低切换!这三类个股为大方向01-23
- ·惊现批量闪崩!6000亿“安防茅”创历史新高 券商剖析龙头是否泡沫化01-23
- ·免费研报精选:A股“吃药”行情卷土重来!重点关注细分领域优质标的01-23
- ·天信投顾:指数强势 分化格局下如何进行选择?01-23
- ·百瑞赢:市场分化明显 个股赚钱影响较弱01-23
- ·源达:市场题材轮动速度加快 关注这三大主线01-23
- ·和信投顾:市场二八分化格局 两大板块各自为战01-23
- ·巨丰投顾:市场分化加剧 创业板加速上行01-23
财经要闻更多>>
- ·港交所:欢迎符合资格的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深港通股票范围01-23
- ·创投行业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功不可没01-23
- ·北向资金净卖出20亿 终结连续净流入态势 抛弃白酒股01-23
- ·50秒速览近十年恒指与沪指走势对比01-23
- ·证监会:将加强指数基金运作监管01-23
- ·明星基金经理持仓曝光:刘格菘重仓5股 冯明远关注中小盘(附重仓股)01-23
- ·沪深交易所修订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 进一步扩大沪深港通股票范围01-23
- ·A股资金面日报:资金撤离电子等行业 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96.08亿元01-23
- ·全球70%产能在大陆!这一行业突现重磅信号 这些A股站上风口?01-23
- ·证监会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01-23